航運環保新規推升行業運營成本攀升

  • Date: 9月 05, 2025
  • Comments: no comments
  • Categories: 新闻动态

步入本世紀以來,航運業監管法規密集出台,持續推高行業成本,其具體影響因船型、航線及運營區域而異。航運經紀公司Gibson在其最新周報中指出,過去數年,航運市場始終承受著巨大的監管壓力。自5年前IMO 2020限硫令實施以來,一系列環保新規接踵而至。不同船型與資産類別所面臨的成本負擔迥異,各地區法規的嚴苛程度亦不相同,尤以歐盟爲甚。限硫令生效後,高硫油與低硫油價差(Hi-5價差)一度高企,使得安裝洗滌塔成爲船東的明智之選。數據顯示,自2020年以來,在新加坡加注燃料的船舶年均收益比在鹿特丹加注高出約230萬美元。而在鹿特丹,Hi-5價差正呈現收窄趨勢,今年以來鹿特丹的均價已從2023年近100美元/噸的高位,回落至略高于50美元/噸。

Gibson進一步分析稱,自2023年起,IMO引入碳強度指標(CII)與現有船舶能效指數(EEXI),旨在提升船舶的碳效率與運營效能。關鍵在于,CII標准可通過降速航行等營運手段達成,而EEXI合規則必須依賴船舶本身的物理改造。這些新規的實際影響雖難以精確量化,但普遍認爲其沖擊小于預期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合規成本已然産生,老舊船舶船東的負擔尤甚。2024年,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(EU ETS)正式落地,適用于所有5000總噸以上船舶。根據EU ETS,船東需購買歐盟碳配額以抵消其在歐盟港口挂靠期間的部分碳排放。該體系采用分階段實施,在2024至2026年間,合規成本逐年遞增,且歐盟區外航段的排放亦需承擔一半的抵消義務。這爲船東帶來了顯著的成本壓力,盡管大部分成本最終會轉嫁給租家。據測算,今年一艘從休斯頓駛往鹿特丹的阿芙拉型油輪(TD25航線),其單航次EU ETS合規成本約爲15萬美元。若按往返航程計算,到2026年,此項成本將攀升至約20萬美元。

Gibson指出,今年,歐盟海運燃料條例(FuelEU Maritime)與地中海排放控制區(ECA)相繼落地,兩者均對船用燃料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自5月1日起,地中海ECA強制所有在該區域航行的船舶使用硫含量不超過0.1%的燃料,或安裝等效的廢氣清洗系統,抑或使用船用汽油或LNG等低硫替代燃料。鑒于當前爲VLCC安裝洗滌塔的成本已逾百萬美元,且在鹿特丹加注船用汽油比低硫燃料油平均每噸貴出約150美元,這些新增成本不容小觑。歐盟海運燃料條例則聚焦于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,其限值標准將隨時間推移而日趨嚴格。該法規與EU ETS的適用邏輯類似,即對進出歐盟港口的航程按50%的排放量計算合規要求。傳統燃料油或船用汽油需與生物燃料混合方能達標。據測算,今年一艘采用Eco設計、燃燒低硫油的TD25航線船只,爲滿足條例的單航次成本約爲3.5萬美元,至2030年將飙升至10萬美元以上,到2035年將逼近25萬美元。不過,合規計算可基于整個船隊進行。這意味著,若船東使用液化天然氣等低碳強度燃料,便可抵消船隊中其他船舶使用常規燃料所産生的排放。

今年4月,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(MEPC 83)確立了淨零排放框架。該框架引入了溫室氣體燃料強度標准,並輔以一套雙層碳交易機制,旨在對高排放船舶征收碳費,同時獎勵低排放與零排放船舶。若該框架在2025年10月的MEPC會議上獲得通過,違規成本將從2028年起正式生效。屆時,一艘使用低硫油、從AG駛往中國的Eco型VLCC,其單航次合規成本在2028年將超過15萬美元,至2035年將逼近百萬美元大關。而排放表現優異的船舶則可獲得盈余配額,用于儲存或交易。然而,作爲當前主流低碳燃料之一的LNG,預計到2031年將不再滿足標准。

展望2026年,密集的環保法規出台將迎來短暫緩和期,但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合規要求將進一步提升,CII的碳強度指標也將更爲嚴苛。盡管前路仍存變數,但若IMO淨零框架于10月順利通過,對行業而言,一個積極的信號是未來數年的監管路徑終將明朗。

No Comments Yet.

发表回复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鲁ICP备09036841号-1